客观记录。通过设置覆盖面广、内容模块全的课程体系,真实、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项课外活动、从事团学工作等情况和取得的各类成绩。
2.科学评价。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能力表现进行专业化的准确评价,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身优势、弥补自身不足。
3.促进成长。通过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的反馈,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活动,促进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,提升就业竞争力。
4.服务大局。通过开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有关工作,促进共青团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全局,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,为学校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5.提升工作。通过推行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,推进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,提升共青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6.融入社会。通过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,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、用人提供科学参考,搭建学生、学校、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平台。
(二)具体内容
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主要包括“4+1”的制度安排,4 个体系即“课程体系、评价体系、数据体系、运行体系”,1 个产品即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。主要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校团委为主要实施方,相关单位、学院协同实施,针对学
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就业创业、创新创造实践、身体心理情感、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为主要工作内容,借鉴“第一课堂”的做法,通过对工作内容、项目供给、评价机制等进行整体设计,探索规范化、课程化、制度化的工作模式,
形成富有共青团特色的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制度机制。
构建记录评价体系。把记录评价体系作为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的实施核心,针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,建立系统的记录、审核、评价机制。评价体系的建立坚持“客观为主,兼顾主观”的原则,以科学的量化标准为依据,构建科学系统、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细则,实现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,把完成学分作为其参与
课程的重要评价标准。同时,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能力进
行专业化的准确评价,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身优势、弥补自身不足。
(三)构建数据管理体系。把网络数据管理系统作为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的实施手段,成为记录、评价、审核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主要平台。发挥好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网络管理系统作用,学生用户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,观察、
选择、记录、评价、反馈第二课堂的课程开展情况,并通过系统自主选择形成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;学校管理用户通过系统进行课程发布、过程管理、收集反馈,监督、考核、评价、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,从而不断推进工作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,提升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;社会用人单位用户可开设专门的学生信息查证入口,为其在招聘用人中选择学生、评价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。
(四)构建工作运行体系。把运行体系构建作为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的实施保障,通过建立横向沟通和纵向分工,实现“事前规范、事中监督、事后审查”的完整工作闭环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。一是建立制度管理体系。通过建立《bwin必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制度实施细则》等相关制度,做到有章可循、有序开展。二是建立人员保障体系。校团委设立“第二课程成绩单”认证管理中心,各学院、学生组织、班级团组织要设立指定负责人,通过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分工,强化业务能力和系统操作培训,建立起运转有力的工作队伍。三是建立完备工作机制。规范课程的发布审核流程,明确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记录、审核、评价、反馈、申诉的各个环节,做到便捷、透明、公平、公开。四是建立合作互动机制。构建起部门与部门之间,部门与学院之间顺畅的沟通合作渠道,确保第二课堂工作在学校有序运转。
(五)形成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产品。形成的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强调客观性、有效性、简便性,对学生在第二课堂表现进行权威认证,对学生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反映。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要客观反映课程项目体系的七个要素,除此之外,要面向校内外,多渠道开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内容宣传、理念传播、用途推广,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、用人提供科学参考,搭建学生、学校、社会有效连接平台,提高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度。
六、工作步骤
(一)前期准备阶段。一是开展工作调研,梳理开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工作目标要求、主要内容、模式方法;二是召开工作启动会,进一步明确实施工作的育人指向和价值所在。
(二)实施试行阶段。制定实施《bwin必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制度实施细则》要实现明确课程内容、建立评价体系、完善运行机制、搭建数据平台、推动学生参与、形成最终产品等方面的主要内容。
1.明确课程内容。按照思想成长、实践实习、志愿公益、创新创业、文体活动、工作履历、技能特长等 7 个模块,对学校开展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归纳。同时,梳理校内各层级团学组织以及其他部门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,经科学论证、征求意见等环节,确定可纳入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的项目。
2.建立评价体系。根据可纳入的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项目,结合学校实际,出台积分和学分管理制度,明确课程学分设置的规则、考核方式等。
3.完善运行机制。建立多部门沟通机制,在校、院、班团组织以及学生组织中组建工作队伍,同时明确课程发展、学生参与、学分审核、问题反馈等事项的职责分工、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。
4.搭建数据平台。围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内容要求、操作流程、审批方式等开展培训,保证工作的规范性,实现工作的信息化运行管理。
5.推动学生参与。自 2019级本科学生开始,全面开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工作,同时实时或分阶段地记录、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。
6.形成最终产品。完成具有bwin必赢特色的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版式设计,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进行认证。
(三)总结完善阶段。根据实施试行工作开展情况,召开bwin必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工作推进会,就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完善,全面推广。
七、工作要求
(一)高度重视,加强领导。开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,加快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,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重点项目。各单位要从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,充分认识开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的重要意义,强化工作指导,各学院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,组建工作队伍,明确责任、突出重点,以严的态度实的作风扎实组织实施好此项工作。
(二)强化考核,探索创新。各学院要把开展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内容,学校将定期督导各学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开展情况,对组织不力、推进迟缓、效果不佳的单位进行通报。各学院要根据本实施办法,结合学院工作实际,在把握和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,发挥主观能动性,强化阵地建设,探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的新规律、新实践、新做法,努力形成可传播、能复制、易借鉴的成果案例经验。
(三)营造氛围,扩大影响。各单位要做好宣传动员和活动推广工作,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手段,大力宣传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成果。学校将把相关工作资源、工作项目等进一步向学院倾斜,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不断扩大“第二课程成绩单”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。